Saturday, September 14, 2024

不斷延伸形成的廣州環市路

      該道路呈東西走向的主幹道。全長約8.4公里,寬約40米。街道位置西起西場立交與南岸路、東風西路及增槎路交匯,東至水蔭路、梅花路路口接天河路。

附近史地沿革

    在環市路還沒有開拓之前,從觀察清末粤東省城圖和1948年《廣州市街道詳圖》所見,該區域屬於郊外。

環市路街道周邊城市發展

     環市路原為1931年始建,由三元里至登峰的軍用道路,長3公里,寬5米。

    環市東路在1957年建路,長3100米,寬33米。路旁興建有華僑新村等住宅群。該道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向東延伸,連接廣州動物園南部。

      環市中路在1958年建路,長1500米,寬25米,與越秀公園北部連接,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曾經用名環市北路,後改為今名。

      環市西路在1965年建路,長2700米,寬40~60米。原本只有西場至西村一段,後來延伸至大北立交,以連接廣州火車站。

   環市路開通後,陸續在不同道路交叉點上,建設立交橋和旱橋。首先是建成於1964年的大北立交,為全國首座城市道路立交橋。環市西路旱橋在1980年建成。區莊立交在1983年11月25日建成,12月1日通車,是全國首座四層環島式立交橋。小北立交在1986年建成。西場立交在1989年建成。

     内環路在1999年興建後,從西場立交往東,至小北立交路段加建高架路。東濠涌高架橋在1994年7月竣工啟用,在環市東路和簏湖路、北較場路交界架設高架橋。

     廣州地鐵5號線在2009年12月28日開通後,整段環市路都架設有地鐵站。其中西村站(2022年8號線開通後成為轉乘站)、廣州火車站(2002年2號線開通)、區莊站(2013年6號線開通後成為轉乘站)為轉乘站。
   
環市路部份地標
    在環市路歷史最悠久地標,是廣州協和學校(前身是在1911年創辦的私立協和女子中學和1921年創辦的廣州市立師範學校。在2002年由廣州市協和中學和廣州市協和小學合併而成)。附近還有廣州火車站在1974年建成啟用。1970年遷環市西路的省汽車客運站。
    廣州自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前後,環市路陸續興建大量地標建築。特別是1976年6月1日建成開放的白雲賓館。還有在1992年7月建成開放的廣東國際大廈。都是曾經作為廣州最高建築,分別俗稱32層和63層。附近還有在1959年開業的廣州友誼商店、1985年8月28日開業的花園酒店、1986年8月開業的遠洋賓館、1996年竣工的廣州國際電子大廈。
    此外,環市東路還有在1958年創辦的廣東工業大學。1990年遷至環市東路的廣東電視中心。成立於1980年的省地圖出版社。環市西路還有在1970年搬遷今址的省汽車客運站。

   為何沒有環市南路?

     現時廣州環市路分別稱為環市東路、環市中路、環市西路。在上文提到環市中路曾經稱為環市北路。唯獨沒有出現過環市南路。正是由於廣州地域所限,當局未能規劃環市南路出來。


1994年廣州交通旅遊圖中的環市路
1957年廣州市交通圖中的環市東路
1960年廣州市交通圖中上,環市東路和環市中路曾合稱環市馬路
1972年廣州遊覽圖中,環市中路曾經稱為環市北路
1972年廣州遊覽圖中,環市西路只有西場至西村一段
1978年廣州交通圖中,區莊至動物園南門一段環市東路,標記為天河路



參考資料:

   筆者收藏中共建國至今廣州地圖((948、1957、1960、1972、1978、1994)、《廣東百科全書》、《廣州市志》、《廣州市地名志》、《廣州百科全書》、澳門華僑報歷史資料庫、《名城廣州常識》、《廣州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