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1986年12月20日
三百多名廣州中山大學學生上街
以聲援安徽合肥中國科大學生
發生起因與廣東高校的響應
「八六學潮」是指中國大陸各地高校學生在1986年12月5日直至1987年1月2日接連發起的學生運動。台灣史學界也稱為丙寅學運。
是由於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生不滿合肥市西市區人大代表選舉問題,抗議中共不遵守「新選舉法」。同時違法干涉基層民主選舉,在1986年12月5日聯合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等高校4,000餘名學生走上街頭發起「要求進行民主選舉」遊行,該事件引發全國範圍的首次學潮。(1)深圳和廣州的高校學生,先後作出聲援響應。
深圳大學的大學生為了抗議校方頒布的二十條守則,守則規定學費上漲同時實行等級收費制度(根據學生在上學期的成績分為三等,收取不同費用),在1986年12月14日有上千學生遊行示威。在深圳市區遊行的隊伍,也同時高喊「還我自由」口號。在遊行隊伍中個別人還攔截汽車。在1986年12月15日晚上8時,大學生認為,深圳大學校方發出所謂公告表示相關條款暫緩執行,不夠誠意之餘,還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千多名大學生再次在校內遊行,繼而分兩路走到廣深公路,有一路往深圳方向,另一路則前往南頭方向,學生在路上攔截汽車。當晚,深圳市公安局派出警察維持治安,同時封鎖廣深公路香蜜湖至南頭段。學生至凌晨1點半才散去。(2)
三百多名廣州中山大學學生在1986年12月20日走上街頭。遊行自下午兩點發動,晚上十點結束。聚集到廣州市人民政府門前示威,向政府代表提出多項訴求:1、要求實行競選制度;2、(學生)指責人大是「鳥籠」,要求三權分立;3、反對搞「第三梯隊」;4、要求新聞、出版自由;5、改善校園生活環境。(3)。陳破空在1987年畢業之後,分配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教,在當時開始在廣州傳播爭民主的思想。(4)
事件最終結果
當時上街示威的中國大陸大學生,在關注自身校園權益的同時,也要求爭取自由民主權利,體現他們的政治覺悟。深圳大學和廣州中山大學學生沒有進一步抗爭,最主要是市政府和深圳大學校方負責人主動改善校園問題。
1986年12月17日,深圳市政府與深圳大學校方負責人開會討論,鑑於學生的激烈反對,決定停止執行相關條款,同時立即在校園貼出公告。學生認為校方已經有滿意答覆,決定停止遊行。(5)
廣州中山大學學生在1986年12月20日走上街頭之後和平散去。陸續恢復上課,大學領導高層對示威學生不作追究,在當局干預下,校園問題已經得到改正。當時中山大學校內只有少量大字報;華南工、農學院學生正在準備期末考試溫習;中山醫科大學在1986年12月22日曾經貼出一張要求提高六年制學業待遇的大字報,一直尚無社會反應;暨南大學雖然有發生學生和社會靑年打架事情,但沒有參與示威、集會活動;廣東工學院一些學生在當時表示,縱然有人來校串連,都不會去理會。廣東敎育部門在1986年12月召集各高校負責人座談,同時提出學校領導、敎師要到學生當中去,要把校園工作仔細做好,引導學生自己敎育自己,同時要積極解决學生中存在困難。曾經引起廣州大學生不滿有些做法,在省政府的干預下已得到改正。例如有由於頻頻停電影響學生們期末複習功課,後來已經得到電力部門保證,在放寒假之前一定保障各大學的用電;部份大學校園被佔、伙食不好、治安情况差問題,在當局過問之下在解决當中。(6) 國家敎育委員會副主任何東昌在1987年2月接受《北京周報》記者訪問時表示,中國政府和學校當局對參加去年底至今年初學潮的大學生,採取敎育而一般不予法律追究的政策(7)。
參考資料:
(1) 參考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86年.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3-10-29
(2)參考《日前近千學生上街遊行 深圳大學學潮平息 校方讓步停加學費 校園昨已平靜 修讀室座無虛設》. 大公報: 第1頁. 1986-12-17 參考出自《中國大陸學潮實錄》一書(曾慧燕)大事記部份
(3)參考《「中大」學生上街遊行餘波已趨平靜 廣州高校敎學生活如常進行》. 澳門華僑報 1986-12-24
(4) 珠江風雲,廣州八九民運回顧(陳破空回憶). 北京之春. 2001-06-05
(5)參考《日前近千學生上街遊行 深圳大學學潮平息 校方讓步停加學費 校園昨已平靜 修讀室座無虛設. 大公報: 第1頁. 1986-12-17
(6)參考《「中大」學生上街遊行餘波已趨平靜 廣州高校敎學生活如常進行》. 澳門華僑報 1986-12-24
(7)參考《何東昌談中國政府 對參加學潮大學生採取政策廣州高校敎學生活如常進行》. 澳門華僑報 1987-2-22
圖片說明:出自《中國大陸學潮實錄》一書(曾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