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09, 2014

Tuesday, June 03, 2014

廣州市馬路圖 1953


原出處: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5%BB%A3%E5%B7%9E%E5%B8%82%E9%A6%AC%E8%B7%AF%E5%9C%96.jpg

廣州市越秀區 組織青年參加勞動服務大隊《人民日報》 1979-05-04




3()
專欄:

廣州市越秀區
組織青年參加勞動服務大隊
本報訊 據《南方日報》報導:去年下半年以來,廣州市越秀區,廣開就業門路,做好歷屆留城待分配的學生、社會青年和回城知識青年的安置工作。目前,全區參加勞動服務大隊的共有六千九百九十多人。
勞動服務大隊組織起來之後,採取多種形式,廣開就業門路,主要是:一、根據生產、基建部門需要,靈活安排,組織勞動服務。二、由有一技之長的人牽頭,帶一批青年就業。三、以退休工人為骨幹,帶動、組織青年就業。四、組織有特長的青年開展專業性服務活動。五、組織青年在家搞手工業。六、根據群眾需要和本街道的地理特點,開展服務業。由霍英東捐資三千萬元港幣興建的沙灣大橋,今天也舉行了奠基典禮。

何賢紀念醫院在番禺縣落成 鄧穎超致電祝賀 《人民日報》1986-03-29




3()
專欄:

何賢紀念醫院在番禺縣落成
鄧穎超致電祝賀
新華社廣州327日電 (記者古凡)位於廣東番禺縣城的何賢紀念醫院,今天舉行落成典禮。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發電報表示熱烈祝賀。
鄧穎超在電報中稱讚“何賢先生生前愛國愛鄉,傾心興辦公益事業,表現了一位愛國者的赤子之情”。
原全國人大常委、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何賢,1983年捐資人民幣四百五十萬元,給家鄉番禺縣興建一座婦幼保健中心。經過兩年的施工,這座建築總面積為一萬二千多平方米的現代化婦幼保健中心建成。番禺縣人民政府為了紀念這位已故愛國者,決定把它命名為“何賢紀念醫院”,並在醫院內設立何賢紀念館,雕塑銅像。
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劉田夫,廣東省副省長黃清渠,廣州市市長朱森林,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霍英東和港澳知名人士、何賢的親屬何添、何厚鏗、何厚鏜、何厚鏵,及近千名專程回鄉的華僑與港澳人士參加了這次典禮。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廖暉,衛生部婦幼司等發來賀電。
何賢的哥哥何添在家鄉捐建的應唐坊文化中心,今天同時舉行了交付使用的儀式。
由霍英東捐資三千萬元港幣興建的沙灣大橋,今天也舉行了奠基典禮。

停建禮堂 增修水利 番禺縣的做法受到廣東省委表揚 《人民日報》1957-10-31




4()
專欄:

停建禮堂 增修水利
番禺縣的做法受到廣東省委表揚
本報廣州電 中共廣東省委最近發出通報,表揚番禺縣壓縮非生產性開支,增加水利建設投資和認真改進工作的精神。
番禺縣委原來從地方財政收入中,撥出一筆款項修建大禮堂。1018日晚上,聽了省委對類似行為的批評,遂於19日上午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把修建禮堂的工程停下來,並將這項建設款項用到生產中去。同時,決定把原來的水利投資八萬五千元增加到十萬五千元。還通報各區鄉停辦一切非生產性的基本建設,集中財力于水利建設和生產建設。
廣東省委在通報中希望各級黨委仿照番禺縣的做法,立即進行檢查,糾正非生產性觀點,集中一切可利用的資金到生產中去。

Sunday, June 01, 2014

廣州街頭“猜”廣告 《人民日報》1987-03-19



3(科教·文化·體育)
專欄:


新華社記者 王志綱
最近一段時間,常聽到內地來的朋友訴苦:來到廣州,就象到了外國,電視、廣播難遇普通話節目,不僅語言不通,有時甚至連文字都弄不懂。朋友隨手給我描了幾個他們在街頭看到的廣告、銘牌上的怪詞和怪字。
怪詞:打的 的士高 士多鈒骨……
怪字:??、呔……
看了怪詞,我不以為然,解釋說:怪詞其實不怪。廣州為沿海開放城市,又是粵語區域,書面語引進些土話或引進詞並不足怪。比如這“打的”,就是“乘計程車”即“乘的士”的縮寫,土洋結合的典型語言;至於“的士高”,則為“迪斯可”的另一種音譯;“士多”嘛,好象是英語商店的譯音。至於“鈒骨”一詞,我剛來廣州時也被弄得稀裡糊塗,一直納悶:廣州哪來這麼多骨科診所?後來才弄清這是代客“銬邊”、做衣服的意思,地道的粵語。
但一看到怪字,我也被弄糊塗了,“??、呔……”《漢語大字典》上並沒有這些字。為瞭解謎,上街時有心留意了一番。一留心,方為這些怪字使用率之高而瞠目:牆壁上、銘牌上、廣告中,常有這類怪字出現。這些字我完全是按幼稚園小朋友的“看圖識字”法去猜後才弄明白的。
?”字寫在廁所牆上,即為廁所的廁;“?”字寫在大樓前面,意為大廈的廈;至於“呔”字嘛,因為寫在修車鋪牆上,呔字前面還有個補字,自然是“補胎”無疑了!值得一提的是,廣州街頭的“怪字”,不僅使用率高,還有種類多的特點:椰菜寫成“爺才”,鴨蛋寫成“甲旦”……這在菜場上屢見不鮮。濫用別字、生造字的行為各地皆有,但象廣州用得如此濫的城市卻不多見。
我把這件小事寫出來並不是小題大作,也不想求全責備,而是想說明一個道理:對漢字漢語的運用,常常能反映出一個城市的文化水準和文明程度。廣州是祖國開放的視窗,文明程度要求高。要搞好開放必須強化“開放型”意識,即多求同、小存異,多講“普通話”,少講“地方話”。不然不利於廣州開放和文明形象樹立!

大公報, 1987-01-11 走私進口舊衣服廣州緝獲二百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