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01, 2014

原廣州市市長朱光與羊城大事記





時間
事件
1906.10
生於廣西省博白縣松山鄉茂山村。
1927夏秋
去到廣州入國民大學,同時任共青團廣州市委委員。
1927.4
參與廣州起義,堅持戰鬥達兩天。
1949.8
由葉劍英提名和經中央同意,調派朱光南下,參與接管廣州。
1949.10.21
市軍管會開始接管國民黨廣州市政府,朱光任接管代表。22日,接管了國民黨廣州市黨部。
1949. 10.24
中國共產黨廣州市委員會(簡稱市委)成立,隸屬中共中央華南局。葉劍英兼任市委書記,朱光、鐘明、廖似光任副書記。1221日起由朱光代理書記。市委機關設在漢民路公園(今兒童公園)旁邊。
1949.10.28
廣州市人民政府(簡稱市政府)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葉劍英
為市長,李章達、梁廣為副市長。1111日,政務院補任朱光為副市長。廣州市為中央人民政府直轄市。
1949.11.27
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開幕,121日閉幕,各黨派、機關團體、企業單位的代表人民政府一個月來的工作與今後工作》的報告,市警備司令部副政委吳富善作《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肅清匪特鞏固治安的報告》。會議討論通過上述施政、治安工作報告;並決定組織廣州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推選葉劍英為協商委員會主席。
1949.12.1
廣州市人民法院成立,朱光兼任院長。
1949.12
任中共廣州市委代理書記。到達廣州後,首先集中在建立政權、肅清敵特、維護治安、整頓金融、穩定物價、賑濟失業等城市接管工作當中。
1950.1.31
市政府行政幹部學校在西門爛馬路(今中山七路)陳家祠正式創辦,朱光任校長。該校解放初期為廣州市各級行政機關培養了大批幹部。
1950.4.21
 廣州市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 51日結束。會議確定今後的
任務: 1,大力恢復生產;2,繼續肅清匪特,鞏固治安; 3,堅決完成財政任務; 4,健全基層政權機構,進行必要而可能的市政建設。會議通過《關於施政工作和治安工作報告的決議》、《發動慰勞解放海南島將士的決議》、《為全部認購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敬告廣州市全體人民書》、《關於救濟失業工人的決議》,並選舉了市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協商委員會委員37人。
1950.7.7
廣州市工商業調整處理委員會召開成立大會,選舉易秀湘、朱光任委員會正、副主任。會議決定集中力量調整工商業,促進稅收、金融、交通運輸等部門工作。
1950.7.17
市委在市政府禮堂舉行黨員幹部整風動員大會,到會所屬各單位代表約700人,朱光、肖桂昌等作整風動員報告。這次整風教育黨員幹部克服進城後產生的驕傲自滿情緒和官僚主義作風,要求在基層黨組織進行普遍整頓,開展“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的教育。全市分期分批進行,19528月結束。
1950 .8.21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廣州市工作委員會在西村協和中學禮堂舉行首屆團員代表會議,到會代表388人。會議總結半年來在企業、學校、機關、郊區建團的經驗,決定建立團的組織系統和加強團內教育。據統計,全市已建立 個團支部,發展團員320人。方方、朱光、肖桂昌到會講話。910日會議結束
1950.8.29

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廣州市委重新調整,葉劍英、朱光、肖桂昌、譚政文、梁廣、廖似光為常委。葉劍英為書記,朱光、肖桂昌為副書記
1950.12.10
廣州市人民防空委員會成立,朱光副市長任主任。20日,廣州市的防空工作由廣州防空司令部移交給廣州市防空委員會組織領導,將軍隊防空與人民防空分開。
1950.12.12
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完成各種軍事學校招生計畫的指示,市政府成立軍事幹部學校招生委員會,朱光為主任。14日召開軍事幹部學校招生動員大會。事後有2.2萬多工人和學生報考。翌年1 18日,全市各界10餘萬人在越秀山體育場舉行大會,歡送1600餘名入軍事幹部學校的學員。葉劍英、朱光等省、市領導到會講話。
1951.5.30
朱光副市長召開碼頭工人座談會。
1951.5
親自參加省、市防洪動員大會時指出廣東的東、西、北三條江的水都是圍繞著廣州出海。人民政府是為著人民著想的,當雨水多、洪水大的時候就要防洪,而上級撥下來的水利費又十分少,不能解決實際的需要,這就要同老百姓商量,動員全體人民的力量,黨政軍民合力,幹部每日節約米二兩,用於防洪,以保千百萬人安全。同時借防洪大會機會宣傳搞好省市幹部和人民的團結。
1951.6.5
中共中央批示,決定葉劍英、朱光、肖桂昌、田坪、譚政文、梁廣、鐘明、徐麟村、蘇蕙(女)、黃民偉10人組成中共廣州市委,葉劍英任書記,朱光、肖桂昌任副書記。
1951.7.8
廣州市鎮反宣傳運動開始。市人民法院在中山紀念堂廣場舉行公審碼頭惡霸、工賊李德軒大會,幹部、工人3萬多人參加。朱光在會上動員群眾進一步開展民主改革運動。
1951.8.24
 廣州市第四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二次會議召開,27日結束。會議以依
靠工人階級開展民主改革運動及檢查修訂全市愛國公約為中心議題。市長葉劍英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朱光作《全市人民團結起來,為貫徹民主改革而鬥爭》的報告。會議重新修訂通過了《廣州人民愛國公約》。
1951.11.26
市委召開全市各機關、企業單位黨員幹部大會,傳達毛澤東主席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的講話,要求積極參加開展增產節約運動。27日,市政府召開全市機關幹部增產節約動員大會,朱光到會作《為開展增產節約運動而鬥爭》的動員報告。
1951
由於如意坊發生大火而燒毀黃沙大道以南一大片木屋群。親赴火災現場慰問,指示廣州市區以後不准建木屋。
華南土特產交流會展館按時完工。
1952.1.4
市委是日至6日召開地委級以上幹部擴大會議。葉劍英在會上作三反運動的動員報告;朱光帶頭檢查自己的領導思想、個人生活和工作作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1952.1.21
中國店員工會廣州市委員會在中山紀念堂召開五反運動動員大會,到會基層幹部7000多人,朱光、黃民偉作動員報告。大會收到不少工人檢舉材料,朱光表示支援工人的行動。
1952.2.5
市政府節約檢查委員會、廣州人民廣播電臺聯合舉行廣州市各界人民開展反行賄、反偷漏、反欺詐、反盜竊運動廣播動員大會,葉劍英、朱光作廣播動員報告。全市人民收聽者近60萬人。
1952.4.6
市節約檢查委員會在越秀山體育場舉行五反運動鬥爭大會,到會群
5萬多人。新藥、植物油輸出、糧食加工和營造業等系統的店員工人代表檢舉控訴不法資本家的罪行;朱光副市長代表節檢會宣佈成立處理「五反」案件的人民法庭,並宣佈「五反」運動期間的紀律、工商戶結案的處理辦法;處理一批拒不坦白的不法資本家。市長葉劍英到會講話。會外市民約70萬人收聽大會實況廣播。
1952.6.14
廣州市第四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四次會議召開,15日結束。朱光作了《鞏固五反的偉大勝利,為活躍經濟、發展生產而奮鬥》的報告。會議一致通過了《關於活躍經濟、發展生產的決議》。
1952.7.11
為廣州市首屆「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的主任委員。
1952.7.22
因全市開展清潔大掃除,朱光親自檢查海珠市場、東堤八旗二馬路舊花園、廣州市制革工業第一聯營廠的衛生。
1952.7.28
省市中等學校暑期教師研究班開學,標誌著省、市中等學校教師思想改造試點開始。陶鑄、朱光等領導勉勵教師通過學習改造思想,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1952.8.18
中共廣州市委第三次代表會議開幕, 92日結束。到會代表440人,列席非党積極分子129人。朱光致開幕詞,楊一辰代表市委作《廣州市“三反”運動的基本總結及今後任務》的報告,何偉致閉幕詞,陶鑄到會講話。會議宣告三反運動結束。參加這次運動的幹部、群眾達4.64人,查出有貪汙行為者1.51萬人,其中大老虎(即大貪汙犯)18人。會議決定下半年的任務是:以開展內外貿易、活躍經濟生活、厲行增產節約為中心,結合進行社會改革,改善人民生活,解決失業問題;整頓與發展黨的組織,健全機構與制度,提高幹部的政治思想水準,開展學習運動,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城市建設和文化建設工作。
1952.10.9
市委發出通知:中央批復同意葉劍英、何偉、朱光、梁廣、田坪、鐘明、陳志方、劉士傑、吳有恆、曾志、黃民偉、蘇蕙為廣州市市委委員,葉劍英、何
偉、朱光、梁廣、田坪、鐘明為常委,葉劍英任第一書記,何偉任第二書記,朱光任副書記。
1952.11.27
市政府民主改革委員會是日至121日召開會議,通過在建築、海運、環衛等行業及私營工廠中開展民主改革的工作計畫,並成立以朱光為主任的市政府民主改革工作委員會。
1952.12.30
廣州市第五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一次會議舉行,到會代表557人。會議代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選舉了市人民政府委員,選出何偉為市長,朱光、丘哲、
魏今非、黃長水為副市長;並選出本屆協商委員會委員,何偉當選為主席,朱光、丘哲、陳志方、李民欣、郭翹然為副主席。會議通過廣州市人民政府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和1953年工作綱要等決議。
1953.1.10
市政府決定成立廣州市貫徹婚姻法運動委員會,推選朱光等20人為委員,定於是年3月在全市展開貫徹婚姻法運動。
1953.3.25~4.5
市委召開全市高級幹部會議。何偉作總結報告,錯誤地從批判朱光在處理有機肥料廠問題上的失誤,引申到否定市委三年來城市工作的方針,在黨內造成不良影響後果。
1953.8.17
廣州市第一屆司法會議是日至95日在市政府禮堂召開,到會代表和
列席代表400餘人。朱光作第二屆全國司法會議決議的傳達報告,市法院副院長萬思元作司法工作報告。會議提出:必須健全市、區法院的經濟法庭,嚴懲破壞經濟建設的犯罪活動;建立健全調解委員會、人民接待室、巡迴法院、一審陪審制、公證制度等。
1954.7.31
廣州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議進行9天,到會代表
371人。中心議題是:動員全市人民全面地轉向生產建設,繼續貫徹增產節約運動,提高現有社會主義工業,開展手工業與農業生產互助合作運動,鞏固與穩步地擴大國營商業,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貫徹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為完成與超額完成1954年的國民經濟計劃而奮鬥。會議還選出朱光、王生保等人為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4.11.9
市委發出通知:中央決定王德為市委書記,趙武成為第二書記,朱光、吳有恆、杜星垣、曾志為副書記。
1955.1.1
第一屆廣州工人田徑、體操、自行車運動大會是日至25日在越秀山體育場舉
行。參加比賽的有27個單位,運動員 4587人。朱光到會致開幕詞。
1955.1.16
廣州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是日至19日舉行第二次會議。會議選舉朱光為市長,魏今非、鐘明、黃長水、陳志方、薛焰、李民欣、郭翹然、梁湘為副市長,
選舉市人民委員會委員28人,還選出萬思元為廣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會議通過把廣州市人民政府改為廣州市人民委員會的決議。

朱光市長主持華僑新村動工奠基典禮,國內外來賓3000多人參加。籌建華僑新村的議案於19547月由廣州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同年107日,中共廣州市委批准劃地25萬平方米興建華僑新村。
1955.9.12
廣州市第一次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是日至14日舉行。朱光作題為《青年們,為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貢獻我們的全部智慧和力量》的報告。會議表彰青年積極分子,通過《給全市青年的一封信》和選出參加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的代表。
1955.9.20~30
920日至30日,郊區召開第二次幹部大會,朱光市長作了《迎接合作化運動大高潮》的報告,中共廣州市郊區委員會定出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廣州郊區農業合作化大發展計畫。
1955.12.7
廣州市第一屆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是日至12日在市人委禮堂舉行,到會代表、列席代表430人,會議討論並通過《廣州市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1955
親臨荔灣湧口視察,見到兩旁住家艇堵塞荔枝灣湧口對廣州市民游河、到荔枝灣活動不便,就撥出專款在荔灣湧邊西岸,建設兩座紅磚為外牆的水上居民宿舍,交廣州第一個舢板社(如意坊水上舢板社)負責安排80戶艇戶上岸定居,成為廣州市第一批水上居民上岸定居點,開了政府投資建新樓安置水上居民居住的先河。
1956.1.1
嶺南文物宮改名為廣州文化公園,後來更陸續擴建文娛場所。
1956.1.29
全市各界30多萬人在越秀山人民體育場及各區分會場舉行慶祝社會主義改造勝利大會,陶鑄、王德、朱光等省市領導到會,慶祝全市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完成。會後,20多萬人參加遊行。《南方日報》發表題為《慶祝廣州市社會主義改造的全面勝利》的社論。
1956.3.6
全市自130日以來開展消滅麻雀、老鼠運動。是日省、市委召開除 “四害”(老鼠、蒼蠅、蚊子、麻雀)動員和頒獎大會,朱光向36個先進集體、 25位先進個人頒獎。
1956.3.27
經中共中央批准,市委設立書記處,由王德、趙武成、朱光、吳有恆、曾志
5人組成。
1956.4.21
廣州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是日至24日召開第四次會議。朱光作了《全面開展社會主義競賽,為爭取提前完成廣州市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而奮鬥》的報告。會議批准魏今非、陳志方辭去副市長職務;補選焦林義為副市長。
1956.5.11
廣州市馬克思列寧主義業餘大學成立, 30日開學。朱光任校長。該校主要吸收高級知識份子參加學習。
1956.6.11
中共廣州市委第一次代表大會是日至 23日召開,正式代表321人,候補代表54人。大會通過《廣州市發展國民經濟七年規劃(草案)》;選出新市委,設書記處,第一書記王德,書記趙武成、朱光、吳有恆、曾志、鐘明。大會還提出調動一切力量,把廣州市建設成為以輕工業生產為主的社會主義城市的奮鬥目標。
1956.8.13
市委發出《關於進一步改善領導工作和做好黨政分工的若干規定》,決定在市人委成立黨組,市人委屬下各局、處也成立黨組。23日,市人委黨組成立,朱光任書記。
1956.11.20
廣州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是日至28日召開,到會代表371
人。會議聽取和討論市長朱光作的《廣東省廣州市人民委員會兩年工作報告》及副市長梁湘、財糧貿辦公室主任余美慶、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高昆峰所作的工作報告,並作出相應決議;選出市人委委員33名,並選舉朱光為市長,鐘明、黃長水、薛焰、焦林義、郭翹然、梁湘、李朗如、餘美慶、孫樂宜、林志澄、張瑞權為副市長。會議指出:全市人民的中心任務,就是集中力量加強工業建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準。
1957.11.3
朱光、梁湘、孫樂宜等市領導和市人委工作人員約200多人到解放中路、永漢路、中山路和流花橋等地段清掃街道,向群眾進行公共衛生的宣傳。
1958.1
為「廣州市除四害總指揮部」的總指揮。
1958.3.7
廣州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四次會議,10日結束。市長朱光在會上作《反掉浪費,反掉保守,加速1958年工作全面大躍進》的報告。會議通過《關於發動群眾修建內街渠的決議案》、《關於發動群眾建設白雲山的決議》。會議錯誤地作出撤銷郭翹然的副市長職務和撤銷郭翹然、徐舜英、陳卓凡等 6人(當時均被錯劃為「右派分子」)的市人民委員職務的決議,以及取消陳卓凡等9人廣東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資格的決定。
1958.3.19
省委舉行會議研討廣州市消滅「七害」(蚊、蠅、麻雀、老鼠、臭蟲、蟑螂、白蟻)的工作。會議決定成立由省委書記陳鬱、市委第一書記王德和市長朱光等組成的五人小組,加強對廣州市愛國衛生運動的領導。
1958.4.30
毛澤東在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陶鑄和廣州市市長朱光、副市長薛焰陪同下視察廣州棠下農業社。下午3時許,乘車到黃埔廣州冶煉廠碼頭附近暢遊珠江。晚上在中蘇友好大廈參觀廣東省農具改革展覽會。
1958.5.14
市委、市人委聯合召開廣州市首批下放幹部代表會議,18日結束。朱光作《在又紅又專的道路上奮勇邁進》的報告,勉勵下放幹部把自己鍛煉成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又紅又專的幹部。
1958.5.25
廣州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會議,29日結束。會議總結市二屆人大兩年來的工作,並根據黨中央提出的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確定今後5年的主要工作任務:實現以工業生產為中心的全面大躍進,把廣州市建設成為廣東和華南的工業基地。會議選舉朱光為廣州市市長,焦林義、梁湘、李朗如、孫樂宜、張瑞權、杜禎祥、鐘明為副市長,並通過了《關於動員全市人民參加市政建設義務勞動的決議》、《關於再接再厲繼續開展除七害講衛生運動的決議》。
1958.7.9
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陶鑄、朱光、曾志陪同下,到廣州造船廠視察。
1958.7
7月中旬,開始修築廣州鋼鐵廠至五眼橋鐵路,朱光市長親臨指揮,省市各界人士參加築路,78天建成,全長7公里。
1958.8.7
廣州的印度文化代表團86日晚上在中山紀念堂舉行了盛大的閉幕式和最後一場演出後,廣州市市長朱光為以錢達為首的印度文化代表團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宴會。
1958.8.27
朱光市長舉行宴會歡送老撾代表團由上海經武漢到達廣州的貴賓。
1958.8.28
朱光市長陪同陳毅副總理到從化溫泉,入住松園4號。朱光市長在第二天,又陪同陳毅副總理去流溪河水電站參觀。
1958.10.1
省市各界群眾20萬人在越秀山體育場集會,慶祝建國9周年。省長陳鬱、市長朱光在會上號召全市人民鼓足幹勁,做好三件大事:大煉鋼鐵、大辦人民公社、大建民兵。
1958
創辦廣州醫學院,親自兼任院長。廣州醫學院作廣州地區培養醫務科研人員的基地。
批准成立省粵劇院。

1959.1.13
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市長朱光、市委書記曾志等陪同下視察廣州第一重型機器廠和廣州鋼鐵廠。
1959.1.14
廣州市召開推廣普通話、促進文字改革動員大會。朱光市長及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胡愈之在會上講話。會議宣佈成立廣州市文字改革協會籌備會,朱光任主任委員。
1959.2
為紀念全國聞名捨身滅火、公而忘私的滅火英雄向秀麗題了詞:紀念向秀麗烈士忘我捨身滅火,義炳千秋的光輝事蹟。
1959.3.23
廣州市第一次科學技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朱光作題為《大搞科學研究,大鬧技術革命》的報告。會上成立了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劉亞生當選為主任委員。
1959.3.26
廣州市工礦企業職工教育委員會成立。該委員會統一領導與安排全市職工的政治教育、技術教育與文化教育。朱光任主任委員。
1959.3.27
中共廣州市第二屆代表大會舉行, 46日結束。市委第一書記王德作《鼓足幹勁,爭上游,為把廣州市建設成為華南工業基地而奮鬥》的報告。大會選出中共廣州市第二屆委員會委員37名,候補委員15名。47日,市委第二屆第一次全會選舉王德、趙武成、朱光、曾志、薛焰、焦林義、梁湘、王炎光、杜禎祥、孫樂宜、鐘明等13人為市委常委,王德為市委第一書記,趙武成、朱光、曾志、薛焰、焦林義、梁湘為書記處書記。
1959.7.7
廣州市三屆人大第三次會議召開,11日結束。市長朱光作《鞏固勝利,繼續躍進》的報告。會議進一步動員全市人民繼續鼓足幹勁,開展增產節約運動,組織當年工農業生產繼續躍進;並增選李廣祥為副市長。
1959.7.23
廣州市舉行勤儉節約,愛國儲蓄廣播大會。朱光市長作動員報告。
1959.10.4
市人委批准全市16個公園命名。它們是原已開放的中央公園、兒童公園、廣州公社起義烈士陵園、黃花公園(即原黃花崗)、廣州動物園、越秀公園、金液池公園(原稱遊魚崗水庫)、海幢公園和國慶日新開放的東山湖公園(原稱東湖)、流花湖公園(原稱西湖)、荔灣湖公園(原稱荔灣人工湖)以及在建設中的東郊公園(原稱森林公園)、黃埔公園、蟹山公園、花地公園(原稱芳村公園)、曉港公園(原稱小港公園)。16個公園的總面積達599萬平方米,比解放前增加了19倍多。
1959.10.14
廣州各界人民在海珠廣場集會,慶祝廣州解放10周年,並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州紀念像奠基典禮。翌年11日,紀念像落成揭幕。
1959.12
朱光市長撰寫的《廣州好》詩集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和廣州解放十周年而作,呈給董必武、林伯渠等。
1959
根據陶鑄意見(陶鑄1958年時答應為有關人士修建宿舍)興建湖濱新村,解決廣州市十幾位著名音樂家、美術家居住問題。
1960.2.20
廣州市城市建設總指揮部成立。23日,市委召開動員大會,朱光號召全市人民鼓足幹勁,大家動手,把廣州市建設成為一個美麗、整潔、安靜的花園城市”。
1960.5.1
高達11米的越秀山五羊石雕建成。
1960.5.17
廣州市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新聞方面的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19日結束。朱光作《高舉毛澤東思想紅旗,力爭文教工作持續躍進》的報告。
1960.10
因故未到調任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一職。
1960.11.14
因中央決定調朱光到中央分配工作,南海艦隊副司令員曾生接替廣州市市長朱光的工作。免去朱光市委書記處書記職務。
1961~1967
先後調任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副省长。文化大革命期間錯誤批判。
1966.11
因患腦血栓而回北京治療。
1969.3.9
於安徽合肥一間關押老幹部的斗室裡含冤不幸逝世,終年63歲。


整理:建燁

參考資料:
廣州市志 卷一(大事記)
廣州市志 卷十(政權政務)
芳村區志
廣州文史》第四十七輯
廣州圖書館 社區資訊 > 廣州風物
《人民日報》(1946~2003)

No comments: